close
〔記者江志雄/宜蘭報導〕宜蘭縣養殖業者劉育昌,10年前引進史氏鱘魚苗飼養,當年的小魚,有些已長成200公斤重的巨無霸,雖然體型碩大,但肉質鮮美,可做成全魚料理,經過口耳相傳,已成為宜蘭牛鬥山區頗富盛名的特色美食。
劉育昌養殖的史氏鱘,屬於「舶來品」,魚苗從俄羅斯及中國黑龍江進口,他引用大同鄉牛鬥山區山泉水飼養,由於水土不服等因素,小魚苗夭折率高,1000條小魚最後剩下200條存活。
「魚很大﹗」活下來的史氏鱘,最大長到3公尺長、200公斤重,長著尖尖的魚嘴、黑色外表,體型大的嚇人,活動力超強,必須動用4名壯漢捕撈,養殖池位在偏遠山區,不對外開放。
史氏鱘可做成全魚料理,劉育昌經營的養殖池附設餐廳,提供一魚多吃,包括藥膳、鹽烤、快炒、清蒸,魚肉吃起來很Q,沒有魚腥味,史氏鱘料理在國內尚不多見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