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更新日期:2009/08/20 03:32 陳璐璐

  在上一篇提到茂林村的生活情況後,接下來要談談這次受災極為嚴重、恍若孤島的大武。根據負責災民中心的安息日會屏東區主任吳榮標牧師說:「電視上說,物資已經足夠,別再捐物資到災區的消息,其實並非完全正確。」

 

  「因為大家匆忙從土石流裡逃命出來,但這個地區(屏東山區),目前所得到的東西並不充裕。所以仍然需要大家挹注食品、罐頭、白米、奶粉、免洗內衣褲、清潔用品,乃至於因應快開學的孩子,也請大家捐助學用品跟鞋襪、制服。」不過,卻也在此時,災區卻發生侵吞物資的事件,這也難怪,民眾用的東西仍然不足。

 

  除此之外,當下最急的,還需要一筆蓋便橋的費用。吳榮標解釋道:「因為佳暮、大武的橋被沖毀,許多人根本回不了家,開始收拾跟重建的事宜。但大家或許不知道,這裡的橋從以前開始,如果不是靠教會,就是得仰賴慈善基金會的幫忙,才能蓋起來。」

 

  「而這種一看就需要的建設,就因為大武長期被忽視的結果,要倚賴層層通報跟審核預算,實在緩不濟急。所以若能夠得到幾十萬元的捐款,那麼我們寧可自己動手,也要趕快搭起便橋,快點回復原有的生活跟工作。」

 

  講到這裡,部分非教友或許覺得奇怪,捐款為什麼要直接給教會?但如果仔細思考,其實這裡大部分原住民,都是虔誠的基督徒。而這幾年因青年人口離鄉,老年人缺乏照料的問題嚴重,所以政府推動居家照料跟運送便當伙食等工作,都落在教會的牧師跟師母身上。

 

  也就是說,部落山區的聯繫命脈,往往存乎教會的功能發揮到如何。所以這種等同於清貧、苦行的奉獻生活,如果得到捐款跟物資,也會完全用在災民的身上,效率會更快得多。(物資寄送地點: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7鄰63巷16號。捐款洽詢電話:08-7991941,0921230700吳榮標牧師)

 

  而在電話裡,即使牧師一直道謝,但其實我從部落得到的溫暖跟幫助,才是深切。因為在採訪工作中,不僅從多納、茂林村認識了許多可敬的朋友,同時當抵達即使是平日,道路依舊坍方得亂七八糟的大武,更曾接受到盛情的款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oiwoi17 的頭像
    woiwoi17

     慎 選 美 食 

    woiwoi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