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九二一10年.台灣見真情--傳承篇(2)(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9日電)10年前的921凌晨,台灣天搖地動,中部嚴重受創,許多人的家園一夕間被震毀,但信心依舊在,藉由政府重建大軍、永續工程協助,激發在地產業新生力量,並持續傳承、發揚光大。

 

台中縣石岡鄉傳美食文化推廣協會原本是當地一群媽媽,災後為幫忙家計,接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6個月專業在職訓練,並在民國90年6月3日成立店面,取名「石岡傳統美食小舖」。

 

「石岡傳統美食小舖」的幕後推手是協會理事長呂玉英,她說,當時的想法很單純,就是希望當地需要幫助的媽媽們有機會學到工作技能,正好政府在災區辦職訓,她毫不猶豫就申請,也讓原本陷入無助的20多名石岡媽媽有了自己的新天地。

 

「石岡傳統美食小舖」強調利用傳統手工,採用當地食材,並堅持不含添加物的飲食概念,創造現代具養生的美食天堂。

 

最初投入美食小舖的石岡媽媽們多半不懂得烘焙技巧,小舖讓她們將鑽研健康美食變成生活重心;原本的商品以客家肉包、草粿、蜂巢蛋糕為主,後來接受台中縣政府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的客家尋根計畫,訪查客家耆老,續開發出紅糟米糕、紅麴肉粽等養生系列商品,還寫成食譜,盼能推廣並代代流傳。

 

石岡媽媽們在習得一技之長並打響小舖知名度後,不忘傳承,時常舉辦服務性質的美食DIY,希望透過教育方式,讓更多人從美食認識客家精神,尤其和當地小學合作,讓小朋友從小了解客家文化,小舖從被輔導的角色轉為在地文化傳承者。

 

「石岡傳統美食小舖」從無到有,再逐漸上軌道,現在自行開發的產品有20多種,一樣本著天然、手工的堅持,對有心想創業者,協會也不吝指點,還協助上「計劃未來」課程,從小舖的經驗讓有心創業者知道如何做準備、心態如何調整、懂得分析技術資源。

 

近幾年,「石岡傳統美食小舖」名號愈來愈響亮,小舖也曾協助政府推廣多元就業,做為多元就業訓練站,同時不忘回饋鄉里,當地國中、國小弱勢學生課輔費用、營養午餐或緊急救助金,都由小舖支付,實踐「取之社會、用於社會」。

 

南投中寮鄉是921嚴重震災區,天災帶給鄉民難以補救的遺憾,卻也讓幾個幾乎被忘記的村落開始展現活力,當時救災物資都集中在南中寮,面對家破人亡,北中寮7個村落組成龍眼林社區,主動向外求援,之後在勞委會職業訓練局協助下成立北中寮工作重建站,之後轉型為「中寮鄉龍眼林福利協會」。

 

中寮鄉位在中興新村後山,是典型的農業鄉鎮,協會思考提升農產品經濟效益為首要之務,而龍眼正是當地最大特色的農產品,民國90年,協會推廣古法碳烘焙的龍眼乾,91年在龍眼林社區內設置龍眼社,並辦理龍眼季,近3萬斤的龍眼乾全部由協會賣出。

 

龍眼林的龍眼乾受到各界好評,龍眼乾的價位也逐年提升,從每台斤新台幣30元提高到100元,改變了龍眼的經濟地位,進而改善當地農民生活,協會的獲利也得以支持續推展社會福利工作,同時,因經由龍眼的烘焙、販售,也創造了許多就業機會,及培訓在地人的行銷與推廣能力。

 

除了龍眼乾,協會也陸續開發龍眼濃縮汁、龍眼花蜜、龍眼酥餅等,經由文化包裝的加持,賦予商品更高的價值。

 

龍眼乾的推廣成功,讓協會有了更多靈感,接著發展休閒農業,規劃出1日遊及2日遊行程,並設計不同主題,包括:自行車環鄉、生態導覽、農特產DIY,還有一項較特殊的是槌球套裝行程,提供居民更多工作機會,協會透過農特產品介紹說明、現場展售演練、團體聯繫、電腦文書處理等課程,讓災後陷入困境的鄉民找到人生的希望。

 

年輕的曾秋堂在一場車禍中導致不良於行,失去工廠工作機會,921地震後,幾乎讓他放棄求生意志,在勞委會職業訓練局多元就業方案下,曾秋堂成為龍眼林協會的送餐員,曾秋堂每天送餐給獨居老人時,與老人們閒話家常中,感受生命的意義,從此不再悲觀,對人生再度燃起希望。

 

單親媽禡謝彩雲經歷過生離死別的痛苦,因從未投入職場,921讓她的人生一度茫然,在災後重建機制下,謝彩雲進入龍眼林協會服務,深知機會得來不易,抱著感恩的心努力學習,最後獲協會聘用為正式人員。

 

龍眼林社區本著社區凝聚、經濟提升、福利共享理念,多年來朝打造銀綠色部落努力,曾獲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頒贈第一屆台灣優良社區產業獎,成立7年時,為老人送出的便當已達百萬人次。

 

921大地震讓許多人流離失所,人生因此有了轉變,但「石岡傳統美食小舖」、「龍眼林社區」的故事告訴我們,只要不放棄生命和希望,繼續向前行,套用謝彩雲對自己人生的體驗「危機就是轉機」,人生處處都有彩虹。980919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iwoi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